文/顾草草
柏林当地时间中午12点,柏林国际电影节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公布了大奖归属,将最佳影片金熊奖颁给了拉杜·裘德执导的罗马尼亚影片《倒霉性爱,发狂黄片》,宣告2021年电影节第一部分的线上展映竞赛圆满结束。
在颁奖典礼的开头,上任第二年的艺术总监卡洛·夏特里安郑重地拿下口罩,向大家说明疫情肆虐之年柏林电影节的几点特殊之处。
片单缩水、为期五天的线上竞赛展映只对产业和记者开放、没有官方的新闻发布会等等。
为了这届特殊的电影节,主办方组织了特殊的一届评审团——邀请往年的金熊得主齐聚,组成一个相当罕见的全导演评审阵容,并且不设评审团主席,六位导演的投票权重相同。
这六位评委被邀请到了柏林,成为唯一一群可以在电影院里观看主竞赛影片的观众。
A类国际电影节鲜少有全导演阵容的评审团,一般都会邀请电影行业的各类从业者参与组成,知名导演和演员是最流行的选项,有时还会出现制片人、编剧、电影配乐作曲家、声音工程师甚至影评人等。
像柏林这么硬核的全导演评审阵容,历史上只有在2007年和1983年的威尼斯电影节出现过。
而本届柏林的获奖结果,确实体现了这群电影作者的意志和旨趣。
他们将杰出艺术贡献奖颁给了墨西哥导演阿隆索·帕拉西奥斯的《一部警察故事》。
导演 阿隆索·帕拉西奥斯
这部由Netflix出品的电影,其凌厉精准的剪辑辅佐记录影像和剧情的交织盘旋,无数次地打破第四面墙。
最佳剧本奖和评审团大奖分别颁给了韩国导演洪尚秀的《引见》和日本导演滨口龙介的《偶然与想象》。
《引见》
《偶然与想象》
这两位艺术影展常客确实是近年来亚洲电影人的骄傲。
最佳导演颁给了匈牙利导演迪奈施·纳吉的《自然光线》,这部极其风格化的战争悲歌全程采用自然光线拍摄,相当体现导演功力。
导演迪奈施·纳吉
主竞赛单元最长的影片《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们》夺得评委会奖,以217分钟的体量记录了德国小城Stadtallendorf中一位老师和他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学生共处的最后一学期,堪称当代现实主义版《放牛班的春天》。
《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们》
但是最让人惊喜的,还是金熊归属——罗马尼亚电影《倒霉性爱,发狂黄片》。(大尺度“黄片”来炸场了!|柏林影评②)
这部影片从上线伊始就引发无数争论——正如同本片的主角历史老师Emi的私房黄色录像被上传到成人网站时一样。
影片开场就用三分钟的“素人性爱直拍”震撼观众,鞭打、手铐、口交、自慰、假发等无所不有,尺度之大即使放在以前卫先锋而著称的柏林电影节也实属罕见。
本片导演罗马尼亚狂人拉杜·裘德在电影中宣称,这部电影不过是个笑话,直接把“这是一部流行影片的草稿”打在了大银幕上。
以“草稿”之名,他甚至干脆给故事安排了三种结局,而其中一个结局是让女主角变身身材热辣衣着暴露的神奇女侠,用振动棒惩罚所有高高在上对她进行道德审判的人。
当观众怀疑这部电影是不是真的只是个笑话的时候,导演却在叙事中强行插入第二章节,用海量的文献影像、电影片段和网络视频,短平快地给电影里提到的大量历史名词、流行文化术语、地缘政治现象做出注释,精细准确堪比论文脚注。
而影片高潮的部分,舌战家长的历史老师Emi,从汉娜·阿伦特援引到罗马尼亚国家诗人Mihai Eminescu,从性的污名化联系到到社交媒体对我们生活的入侵,从种族大屠杀批判到齐奥塞斯库的独裁,火花四溅,张力十足。
由于本片拍摄于新冠疫情爆发之后,其中绝大多数的场景里演员们都带着口罩,给人更以一种荒诞现实的感受。
柏林电影节的国际评审团在颁奖词中写道:“(《倒霉性爱,发狂黄片》)具备许多罕见而至关重要的品质,让我们相信它会名垂影史。本片精准地在大银幕上呈现了内容和本质,头脑与身体,价值观和人类生存的此时此刻。它无疑挑战了时代精神,甚至是挑衅,要与之决斗,互扇耳光。同时它也挑战了电影的传统和常规,用相同的镜头晃动,试图撼动我们的社会陈规。这部影片论述清晰,聪明、狂野却孩子气,结构精巧又生气勃勃,还有一丝暧昧。它抨击了观众和每一个旁观者,引发激烈的讨论,让每一个人都无法安全地置身事外。”
本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主题是“重塑电影形式”,而《倒霉性爱,发狂黄片》确实是实践这一理念的先锋,在模糊纪录和虚构的界限同时,以尖锐的态度和我们线上与线下的生活激烈交战。
本片在场刊只拿下了2.4分,足见评价之两极。
但是这不正是柏林电影节的风格吗?不选最安全的,不选正统的,表彰狂飙突进和自由创新,瞩目属于未来的。
上任两年的新艺术总监卡洛·夏特里安无论是在选片策略和组织形式上,都给柏林电影节带来了变革和活力。
他的其中一项举措,便是创立新的“遇见”单元,在主竞赛之外,探讨电影的其他可能。
今年,“遇见”单元将最佳影片颁给了法国电影《我们》。
《我们》
最佳导演奖颁给了执导《女孩和蜘蛛》的德国导演雷蒙·齐歇尔和执导《人际卫生》的加拿大导演德尼·科泰,还特别提及了美国导演费尔·席尔瓦的纪录片《岩底崛发》。
导演 雷蒙·齐歇尔
导演 德尼·科泰
值得一提的是,越南导演Lê Bảo的《味》斩获评委会特别奖,这部剧情跌宕起伏、饱含苦难的影片,因其静默沉郁的气质,被影评人赞美有阿彼察邦之风。
虽然本届没有中国电影入选主竞赛单元,但是依然在次级单元有所斩获。
韩帅导演的《汉南夏日》获得新生代Kplus单元最佳影片大奖,张大磊的新作《下午过去了一半》获得了短片单元评委会银熊奖。
《汉南夏日》
《下午过去了一半》
尽管竞赛展映已经结束了,但是今年的柏林电影节却并没有结束。所有参展影片,将在今年六月疫情缓解之时登陆室内及露天的电影院。属于电影的庆典不会结束,所有的作品将在夏天和观众们真正相遇,一再重逢。
完整获奖名单如下——
【主竞赛单元】
金熊奖:拉杜·裘德《倒霉性爱,发狂黄片》
评审团大奖:滨口龙介《偶然与想象》
评审团奖:玛利亚·施佩特《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》
最佳导演:迪奈施·纳吉 《自然光线》
最佳主角:玛伦·艾格特《我是你的人类》
最佳配角:Lilla Kizlinger《森林随处可见》
最佳剧本:洪常秀《引见》
杰出艺术贡献奖:阿隆索·帕拉西奥斯《一部警察故事》
【遇见单元】
最佳影片:《我们》
最佳导演:《女孩与蜘蛛》《人际卫生》
评委会特别奖:《味》
特别提及:《岩底崛发》
【短片竞赛单元】
金熊奖:《我的叔叔都铎》
银熊奖(评审团奖):《下午过去了一半》
欧洲电影奖候选短片:《复活节彩蛋》
【新生代单元】
青年单元最佳影片:《家庭》
青年单元评审团特别提及:《变种动物园》
儿童单元最佳影片:《汉南夏日》
儿童单元评审团特别提及:《韦索山丘的学校》
更多一手新闻,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Ifeng电影。想看深度报道,请微信搜索“Ifeng电影”。